文章作者:湖北星空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文章來源:http://www.fty-tech.com 發布時間:2023-11-13
宜昌市前三季度經濟“成績單”已經發布,記者日前在相關部門和企業采訪,大家一致認為,宜昌市經濟運行“好”的因素正在不斷積累,從基本面看態勢好,從供需端看增勢穩,從效益值看動能強,實現全年目標有底氣、有信心。
精準調度,擴量提質,有效投資“壓艙頂梁”
位于宜昌高新區的欣旺達東風宜昌動力電池生產基地,生產線上一片繁忙,一臺臺模組產品經過30多道細分工序的鍛造后成形下線。
“訂單已排到2024年底。”項目生產部高級經理李偉說,這里生產的鋰離子動力電芯續航里程達到300至700公里,競爭優勢強、市場前景廣。
與之相距20多公里的緯景儲能鋅鐵液流新型儲能電池項目建設工地,現場也是如火如荼,施工團隊正加緊施工。董事長葛群告訴記者:“宜昌營商環境好,有信心在宜昌打造全國最大、智能化水平最高的液流電池工廠。”
隨著一批重大項目簽約、落地、開工、投產,宜昌市經濟發展的“底盤”不斷夯實,推動固定資產投資高速增長,前三季度增幅達9.8%,排名全省第一。
抓項目就是抓發展,謀項目就是謀未來。今年以來,宜昌市堅持把擴大有效投資作為穩增長的關鍵抓手,以項目投資積蓄發展新動能。統籌抓好經濟運行調度、“四上”企業培育、城市和產業集中高質量發展、優化營商環境等重點工作。
統計數據顯示,前三季度,宜昌市基礎設施投資、工業投資、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15.7%、15.6%、14.5%。新入庫億元以上項目343個、在庫億元以上項目1442個,數量均居全省第二,其中百億級項目16個。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849個,其中投資過百億元項目12個。累計開工百億級項目24個。
同時,全力推動項目快開、快建、快投,全市在庫、新入庫億元以上項目穩居全省第二位,省市重點項目開工率、投資計劃完成率超時序進度。
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,將加強經濟運行分析調度,突出抓好特別國債爭取,爭分奪秒抓項目、擴投資,緊推快干、奮力沖刺,為全市穩增長大局作出更大貢獻。
綠色為底,創新為魂,新質生產力迸發新動能
8月28日,楚能新能源(宜昌)鋰電池產業園項目一期正式投產;
9月14日,總投資130億元的緯景儲能鋅鐵液流新型儲能電池項目在猇亭開工;
9月22日,世界500強企業盛虹控股集團投資186億元的湖北海格斯鋰電新材料項目在宜都化工園區開工;
……
今年以來,宜昌市越來越多新能源項目“串星成鏈”,助推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板塊整鏈崛起,為宜昌建設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、三峽庫區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貢獻力量。
逐鹿新能源新賽道,宜昌速度更“快”,“綠”意更濃。目前,宜昌市在建(擬建)億元以上新能源新材料項目63個,總投資超過3000億元,基本形成了涵蓋正負極材料、電解液、隔膜的新能源電池產業鏈閉環,正加快建設國家級新能源電池產業集聚區。
這抹“綠”,全球矚目。10月10日至12日,2023中國(宜昌)綠色能源發展大會召開,開幕式上舉行了“清潔能源之都”共建揭牌儀式,宜昌市與三峽集團、中國能源研究會將合力打造清潔能源之都、中國動力心臟、全球低碳樣板。
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。前三季度,宜昌經濟的“含新量”也格外亮眼。
在興發集團,公司上下正在分享一個利好消息:《湖北省化工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(2023-2025年)》支持興發集團發展電子級磷酸、硫酸、氫氟酸等高端電子化學品,鞏固電子級磷酸質量全球領先,國內市占率超過80%,電子級硫酸質量全球先進,國內市占率超過20%。同時,支持興發集團牽頭搭建湖北省磷化工供應鏈平臺。
走進上市公司安琪酵母,董事長熊濤介紹,該公司今年研發經費投入已接近11億元,共立項260個研發項目,正加快建設20余個內部研發平臺,實施近百項“產學研用”合作項目。科研,正護航安琪酵母穩健拓展全球市場。
統計數據顯示,1至9月,宜昌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2%,快于全省5個百分點。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4.5%,高于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7.1個百分點。企業購進研發和技術服務、信息技術服務金額分別增長35.3%、30.8%。
同時,宜昌市在數字經濟、大健康行業以及包括現代農林牧漁業、先進制造業等在內的9大新經濟行業集中發力,前三季度開票金額增勢喜人。
綠色為底,創新為魂,新質生產力迸發新動能。來自市經信局的數據顯示,前三季度,宜昌市工業增速逐季加快,前三季度增長7.4%。未來,宜昌經濟發展的動能將更加澎湃,良好態勢必將得到延續。
人潮涌動,物暢其流,激活消費“一池春水”
10月27日到29日,2023“荊楚購 宜起購”夷陵金秋汽車惠購活動在夷陵區文化中心廣場舉行,近50個品牌的150臺車輛參與展出,吸引了宜昌市和周邊市州的消費者前來選購。
剛剛過去的中秋國慶雙節,宜昌市參加“湖北金秋消費季”市州擂臺賽活動,在抖音平臺線上繁榮度綜合排名全省第二。
一個個火熱的消費場景,折射出宜昌經濟越來越活、市場信心越來越足、消費越來越旺。
市商務局負責人介紹,前三季度,宜昌市開展各類消費促進活動180余場次,激活了消費“一池春水”。
數據顯示,1至9月,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61.90億元,同比增長8.8%,總量和增速居全省第三,增速分別高于全國全省 3.3、0.3個百分點。
近年來,市委市政府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,先后出臺了加快電商發展提升實物商品網絡零售額7條、服務業獎勵補貼辦法34條、促進消費恢復和擴大7條、支持餐飲業加快發展10條及汽車消費等政策,對電商發展、汽車大宗消費、住宿消費、新興消費、綠色消費等進行獎勵補貼。縣市區分別出臺了本地促消費政策,打出促消費政策組合拳。
“荊楚購·宜起購”四季促消費,發放消費券約8775萬元,帶動消費超6.4億元。“暢行天下·惠動宜昌”汽車消費嘉年華帶動汽車銷量1926 臺,其中,新能源汽車銷售同比增長59.1%。創新業態拓展消費市場,大力發展直播電商。1至9月,全市316 家電商企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零售額59.95 億元,同比增長 32.9%。
文旅經濟也是拉動消費一個重要引擎。今年以來,全市文旅行業以創建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為目標,打好文旅“組合拳”,文旅市場強復蘇。前三季度,宜昌市共接待游客數、旅游綜合收入均較2019年同期增長16%,帶動“批、零、住、餐”分別增長17.1%、15.7%、26.9%、33.7%。游客規模、旅游收入穩居全省第二。
物暢其流,鐵水公空貨物加速“跑起來”。作為長江經濟帶核心樞紐城市,宜昌市做強做優綜合交通樞紐,人流、物流、信息流、資金流加快涌動。1至9月,宜昌市公路運輸周轉量增速為30.5%,增速連續7個月居全省第二。水路運輸周轉量增速為18%,高于全省均值。三峽機場旅客吞吐量237.25萬人,同比增長126.3%。
人潮熙攘,物暢其流,供應鏈越來越通暢,昭示著宜昌經濟強勁的內生動力和增長韌性。(記者黃春梅)
來源:宜昌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